特色鲜明、全省一流的高水平职业院校

招生信息

您的位置:

权威发布︱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招生简章

甘肃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教育部备案的普通公办高等职业院校

 

我们的学校是

全国职工教育培训先进单位

47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中国集训基地

教育部职业教育“走出去”首批试点院校

国家级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实训基地

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学校

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单位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全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先进单位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有色金属行业教师培训基地

中国企业联合会远程培训基地

青年创业培训基地

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培养综合服务平台测评中心

第二届甘肃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

全省民族团结示范学校

全省职业培训优秀集体

甘肃省节水型高校


我们的特色

01

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坐落于“铜城”白银市,是甘肃省“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建设单位,以工科为核心,深耕资源开发、有色金属冶炼、智能装备等特色领域,打造“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办学性质: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  

校区分布:主校区(南环路1号)聚焦工科与信息科技;北校区(建设北路81号)培育现代服务与建筑精英。

为什么选择我们 

02

1. 王牌矿冶,行业标杆。

特色专业群:矿物加工技术、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稀土材料技术等,对接国家战略资源产业,就业率连年稳居省内前列。 

智能未来: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物联网应用技术,与华为、吉利等名企共建实训基地,无缝衔接“智造”浪潮。 

2. 多元发展,全人教育。  

艺术与技能并重:教育与艺术学院开设学前教育、音乐表演,培养“能弹会教”的复合型人才;现代服务学院的高铁乘务、旅游管理专业,带你走向广阔服务业舞台。 

绿色使命:环境监测技术、分析检验技术专业,助力“双碳”目标,守护绿水青山。 

3. 学费无忧,梦想加油。  

资助全覆盖:国家奖学金(10000元/年)、励志奖学金(6000元/年)、助学金(最高4900元/年)。 

助学贷款:最高20000元/年,毕业前免息,助力轻装上阵。 

入伍/退役优待:学费全补、专项津贴,致敬热血青春。  

未来已来  你的起点在这里 

 

03

校企直通车:与国内外300多家大型品牌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广泛的就业岗位,实习即就业,毕业即上岗。 

技能大赛王者:近三年获省级以上奖项50余项,锻造“能工巧匠”。

校园生活:智能图书馆、标准化运动场、艺术社团……你的青春不设限!

 

欢迎报考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是2011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其发端可追溯至建于1958年的白银公司技校,迄今已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学院还开展中职教育,加挂甘肃有色金属技师学院的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机构”的运行模式。

学院地处中国有色金属基地、兰白都市圈核心之地——甘肃白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非常便利,距省会兰州仅40分钟车程。目前总占地面积830余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42万册。学院拥有一座功能布局完备、人文气息浓厚的新校区,与桥堤蜿蜒、波光潋滟的银凤湖隔岸相望,与造型独特、设施一流的白银市体育中心毗邻而居,是有志学子成才就业的理想殿堂。

近年来,学院紧紧围绕创建“全省一流”高职院校的总目标,秉承“把人才培养标准融入社会需求,把教学过程融入生产过程,把学校发展融入社会进步”的办学理念,遵循“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合作强校、文化铸校、服务优校、党建领校”的治校办学思路,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着力聚焦内涵建设,综合实力位居全国有色金属行业高职院校前列。目前在校生总数达到一万余人;有教职工52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89人、博士5人;建有国家级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有70名教师在国家和省级各类专业竞赛中获奖,涌现出了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甘肃省园丁奖、陇原工匠、陇原青年英才、甘肃省优秀青年文化人才、甘肃“五四”青年奖章等先进典型。

学院始终把专业建设作为内涵建设的龙头来抓,形成了以智能冶金、机电数控为特色,以汽车工程、工业机器人、现代服务、信息技术、学前教育等为支撑的专业门类,打造出了冶金技术、工业分析技术、数控技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等16个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教学团队。其中有色冶金技术专业群被确立为省级高水平建设专业群,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汽车维修被人社部确定为全国一体化重点建设专业。2023年,学校在省政府教育督导委、省教育厅组织的质量评估中名列26所高职院校第13位。

学院还把发展的目光投向世界,积极引进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在赞比亚等“一带一路”国家建有培训基地,成为教育部职业教育“走出去”首批试点院校。

建校以来,学院累计为社会培养了三万余名高技能人才,学院与中科院近物所开发的“重粒子加速器测磁线圈”项目荣获全国技工科研成果一等奖;与航天510所研发的“神七”“神八”航空电源盒得到良好应用。

面向未来,学院正乘着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春风,擂响高质量发展的激越鼓点,坚定不移向着建设“特色鲜明、全省一流”高水平职业院校而努力奋进!

 

图片41.jpg

 

招生专业

校区

学院

专业

学制

拟招生计划

招生科类

南校区

教育与艺术学院

学前教育

三年

400

普通高考/中职教育与文化艺术类

书画艺术

三年

40

音乐表演

三年

40

信息工程学院

物联网应用技术

三年

60

普通高考/中职信息技术类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三年

100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三年

60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三年

80

数字媒体技术

三年

60

汽车工程学院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三年

80

普通高考/中职工业类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车身修复方向)

三年

40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三年

100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三年

80

智能交通技术

三年

80

机电工程学院

数控技术

三年

60

普通高考/中职工业类

智能焊接技术

三年

50

机电一体化技术

三年

160

工业机器人技术

三年

60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三年

60

矿冶工程学院

矿物加工技术

三年

60

普通高考/中职工业类

环境监测技术

三年

50

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

三年

90

应用化工技术

三年

90

分析检验技术

三年

60

稀土材料技术

三年

60

北校区

建筑工程学院

工程造价

三年

60

普通高考/中职土木水利类

建筑工程技术

三年

60

工程测量技术

三年

50

普通高考/中职工业类

工程测量技术

(无人机测绘方向)

三年

80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

三年

70

现代服务学院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

(西北师范大学帮扶专业)

三年

50

普通高考/中职工业类

旅游管理

(西北师范大学帮扶专业)

三年

50

普通高考/中职旅游服务类

社区管理与服务

三年

40

大数据与会计

三年

70

普通高考/中职财经商贸类

现代物流管理

三年

50

电子商务

三年

50

 

学校所有专业甘肃省普通高考考生均可选报,甘肃省中职生按照农林牧渔类、医药卫生类、工业类、土木水利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旅游服务类、教育与文化艺术类等八个大类选报专业。

 

招生政策解读

招生方式:

①“五年一贯制”转段招生录取

②普通高中生综合评价招生录取

③中职升学考试招生录取(含技工院校)

④统招招生录取(普通高考)

⑤单考单招招生录取

(一)“五年一贯制”转段招生录取

1.报名时间:每年3月10日开始,4月20日结束。

2.报名方式:学生在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填表报名。

3.招生条件:与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五年一贯制”转段联合培养协议的中职学校、技校并具有二年级正式学籍的学生。中职学习2年,通过我校转段考试通过的考生转入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专科院校)学习3年,取得全日制专科毕业证书,学制共5年。

4.专业志愿:按照学生在校所学专业科类方向,对应高职专业课类选择专业,不允许跨专业大类选择高职专业。

 (二)普通高中生综合评价招生录取

1、报名时间、方式:以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报名时间为准。考生登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的官方网站或登录学校官网“综合评价报名入口”进行报名。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https://www.ganseea.cn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官方网站:https://www.bymu.cn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报名并填报志愿,报名时间截止后不再安排补报。参加综合评价录取的考生在网上报名、填报志愿并提交后视为报名成功,报名时间截止后不能再修改报名信息。

2.招生条件:符合我省高考报名条件、具有省内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的应、往届毕业生可参加普通高中生综合评价录取。

3.考试、录取方式:普通高中生综合评价录取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文化素质:以考生普通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准。职业技能:待学生报到入学后,由招生学校根据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结合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企业订单培养协议等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按照学生的特长和意愿,由学校、企业组织职业适应性测试。

4.录取原则:综合评价录取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即按考生排序成绩分类 别从高分到低分排定位次,然后按位次优先的原则,根据考生 平行志愿的自然顺序从前到后进行检索,一经检索到计划未满额的学校,即向该校投档。考生排序成绩计算方式如下:综合评价录取由考生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组成排序成绩,将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等级 A、B、C、D、E 分别 赋分为 5 分、4 分、3 分、2 分、1 分,再将考试中涉及的 10 门 课程的等级赋分之和生成逻辑投档排序成绩, 当排序成绩相同 时,按语文、数学、英语单科顺序及单科原始成绩高低排序。 投档过程中各学校最低投档线同分同位次考生由学校调整计划完成录取。

 5.已被综合评价录取的考生不得再参加我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和其他形式的考试招生录取。

(三)中职升学考试招生录取(含技工院校)

1.报名时间、方式:根据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报名时间进行报名。具体时间在高考结束后可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

2.招生条件:符合我省报名条件、具有省内中等职业学校(包括甘肃省内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学籍的应往届毕业生。非省内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学籍的中职应往届毕业生不得参加中职升学考试录取。

3.评价方式文化素质:文化素质包括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两部分。公共基础考试以语文、数学、英语和德育四门课程为主;专业基础考试按照省教育厅公布的考试大纲划分为8个专业类别(农林牧渔类、医药卫生类、工业类、土木水利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旅游服务类、教育与文化艺术类),以各专业的三门基础课程为主。职业技能:以中职生在校期间参加国家、省、市、县(区)、校级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成绩为准(学生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或教育部指定的全国行业协会、教指委组织的职业技能大赛,其成绩可转换为相应职业技能测试成绩)。技能大赛成绩三年以内(含三年)有效,超过三年需重新测试。

4.学制:三年。

(四)统招招生录取(普通高考)
1.报名时间、方式:根据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报名时间进行报名。具体时间在高考结束后可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

2.招生条件:参加当年普通高考的甘肃省高中应届、往届普通高中毕业生。

3.学制:三年。

(五)单考单招招生录取

 1.报名时间、方式:报名时间为2024年8月1日至5日,具体时间可登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查询。

2.招生条件: 已经参加2025年我省高考、中职升学考试且未被录取的考生和符合我省普通高考报名条件的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高素质农民等群体可参加2024年甘肃省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单考单招录取。

校园风光  

图片37.jpg

图片38.jpg

图片39.jpg

图片40.jpg 

省外招生

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数

(一)河北省

1 南校区 机电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计划招生14名)

2 南校区 机电学院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计划招生14名)

3 南校区 矿冶学院 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计划招生14名)

4 南校区 汽车学院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计划招生14名)

5 南校区 汽车学院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计划招生14名)

6 南校区 汽车学院 智能交通技术(计划招生14名)

7 南校区 信息学院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计划招生14名)

8 南校区 信息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划招生12名)

(二)山东

1 南校区 机电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计划招生8名)

2 南校区 矿冶学院 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计划招生8名)

3 南校区 矿冶学院 应用化工技术(计划招生8名)

4 南校区 汽车学院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计划招生8名)

5 南校区 信息学院 数字媒体技术(计划招生7名)

6 南校区 汽车学院 智能交通技术(计划招生7名)

7 南校区 信息学院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计划招生7名)

8 南校区 机电学院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计划招生7名)

(三)宁夏回族自治区

1 南校区 机电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计划招生10名)

2 南校区 矿冶学院 分析检验技术(计划招生10名)

3 南校区 矿冶学院 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计划招生10名)

4 南校区 矿冶学院 应用化工技术(计划招生9名)

5 南校区 汽车学院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计划招生8名)

6 南校区 信息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划招生8名)

(四)青海

1 南校区 机电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计划招生5名)

2 南校区 矿冶学院 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计划招生5名)

3 南校区 矿冶学院 应用化工技术(计划招生5名)

4 南校区 汽车学院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计划招生5名)

5 南校区 信息学院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计划招生5名)

6 南校区 信息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划招生5名)

(五)西藏自治区

1 南校区 教育学院 音乐表演(计划招生5名)

2 南校区 信息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划招生6名)

3 南校区 信息学院 数字媒体技术(计划招生6名)

4 北校区 现代学院 电子商务(计划招生6名)

5 北校区 现代学院 旅游管理(计划招生6名)

6 北校区 现代学院 学前教育(计划招生6名)

(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 北校区 现代学院 大数据与会计(南疆单列计划招生1名)

1 北校区 现代学院 大数据与会计(普通计划招生6名)

2 北校区 现代学院 旅游管理(普通计划招生6名)

1 北校区 现代学院 大数据与会计(协作计划招生2名)

2 北校区 现代学院 电子商务(协作计划招生4名)

3 北校区 现代学院 旅游管理(协作计划招生4名)

4 南校区 信息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协作计划招生4名)

5 南校区 信息学院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协作计划招生4名)

6 南校区 矿冶学院 分析检验技术协作(计划招生4名)

7 南校区 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协作计划招生4名)

(七)河南

1 南校区 机电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计划招生3名)

2 南校区 信息学院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计划招生2名)

(八)山西

1 南校区 矿冶学院 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计划招生3名)

2 南校区 矿冶学院 应用化工技术(计划招生3名)

3 南校区 机电学院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计划招生3名)

4 南校区 信息学院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计划招生3名)

5 南校区 汽车学院 智能交通技术(计划招生4名)

6 南校区 汽车学院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计划招生4名)

(九)四川

1 南校区 信息学院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计划招生5名)

2 南校区 机电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计划招生5名)

3 南校区 机电学院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计划招生5名)

4 南校区 汽车学院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计划招生5名)

5 南校区 信息学院 计算机网络技术(计划招生5名)

6 北校区 现代学院 旅游管理(计划招生5名)

(十)内蒙古自治区

1 南校区 矿冶学院 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计划招生5名)

2 南校区 机电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计划招生5名)

(十一)云南

1 南校区 矿冶学院 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计划招生5名)

2 南校区 机电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计划招生6名)

3 南校区 矿冶学院 分析检验技术(计划招生6名)

4 南校区 信息学院 数字媒体技术(计划招生6名)

5 南校区 矿冶学院 环境监测技术(计划招生6名)

6 南校区 机电学院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计划招生6名)

教师风采

图片36.jpg

孙耀恒

图片35.jpg

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级孙耀恒大师工作室带头人、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甘肃省技术标兵、甘肃省优秀指导教师、“德润白银最美敬业奉献者”、2018年第二批甘肃省“最美人物”、铜城工匠、陇原工匠。

 

客座教授

图片34.jpg

张廷安 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有色固废技术研究院院长

图片33.jpg

鲁兴武 西北矿冶研究院冶金新材料研究所所长,正高级工程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图片32.jpg

图片31.jpg

图片30.jpg

图片29.jpg

校校合作


图片28.jpg

图片27.jpg

图片26.jpg

图片25.jpg


杰出校友

图片24.jpg

光荣校友| 二十大代表张晓平

校园活动
图片16.jpg

图片17.jpg

图片19.jpg

图片20.jpg

图片21.jpg

图片22.jpg

图片23.jpg

收费政策



我校收费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和有关文件的规定执行,所有专业学费4500元/年。住宿费:四人间,1100元/年;六人间,800/年;八人间,400元/年。家境经济困难学生,符合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条件者,持录取通知书前往当地生源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生源地贷款。

校企合作

图片15.jpg

图片14.jpg

学校与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共建学生实训基地,累计输送各类高技能人才5000人

图片13.jpg

图片12.jpg

学校与中核华原钛白股份公司签订协议开启全面合作

图片11.jpg

学校与甘肃华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合作

图片10.jpg

图片9.jpg

与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


部分合作企业名录

图片3.jpg

图片4.jpg

图片5.jpg

图片6.jpg

图片7.jpg

图片8.jpg

资助政策解读

1、国家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的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10000元。名额分配由甘肃省教育厅资助管理中心分配下达。

2、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6000元。名额分配由甘肃省教育厅资助管理中心分配下达。

3、国家助学金:奖励标准为一等每人每年4900元、二等每人每年3700元、三等每人每年2500元。名额分配由甘肃省教育厅资助管理中心分配下达。

4、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不需要担保或抵押的信用助学贷款,帮助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用,每学年贷款金额原则上不超过20000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公布的同档次基准利率,不上浮。贷款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贴息,毕业后的利息由学生支付,并按约定偿还本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有两种模式:一是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即通过就读学校向经办银行申请;二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即通过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提出申请(有的地区直接到相关金融机构申请)。

5、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及学费减免: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等学校在校生及毕业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一次性补偿或代偿,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金额,按学生实际缴纳的学费或用于学费的国家助学贷款执行。标准为本专科生每人每年不超过16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不超过20000元,超出标准部分不予补偿或代偿。

6、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对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及退役复学的退役士兵大学生,给予学费减免、生活费资助、其他奖助学金资助等教育资助。学费减免金额按高校实际收取学费金额执行,学费减免标准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6000元,超出标准部分不予减免。生活费及其他奖助学金资助标准,按国家现行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有关规定执行。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每生每年3700元。

7、勤工助学:学校设置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并为学生提供校外勤工助学机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先考虑。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劳动报酬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取证、升学、就业


学校获批教育部特殊焊接技术、智能财税、汽车运用与维修等多个专业“1+X”证书试点项目,报考我院考生毕业时在获得国家承认的全日制专科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可以在学校内根据自己所学专业自主选择参加各专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与考核,选择考取教育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国家人社部相应工种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育婴员、保育员);国家应急管理部《特种作业操作证》等各类从业资格证书。我院中德应用技术学院学生还可以通过德方考核认证后获取德国手工业协会HWK技能资格证书等国际通用证书。

学院与省内多所本科院校合作,拓宽专升本升学渠道,提高升学比例,为在校生提供更多升学机会,毕业后可选择参加甘肃省普通全日制专升本考试考入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城市学院、陇东学院、天水师范学院、河西学院、兰州财经大学、甘肃政法大学、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兰州文理学院、甘肃医学院、兰州工业学院、兰州工商学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兰州博文科技学院、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等本科院校等继续学习,本科学制为2年;或自主选择我院与甘肃长河科技专修学院合作项目---专科接本科套读自学考试本科的形式,进行过程考核,日常学习表现占30%—40%的成绩,综合考试合格在专科毕业同时获得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学校的自考本科文凭。

我校牢固树立“一切服务于毕业生就业”的意识,积极开辟就业市场,与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甘肃东方钛业有限公司、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天津圣纳科技有限公司、青海华鼎重型机床有限公司、新疆天山铝业有限公司、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集团、京东集团、广州精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甘肃中天睿图测绘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庆阳汇勤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100多家领航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实习就业协议,实现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不断推动校企双方的深度融合,我校年就业率逐年稳步提升,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

联系方式
学校代码:14376

官方网址:https://www.bymu.cn

官方微信: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在线、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地址:白银市白银区南环路1号(白银市体育中心西侧)

编:730900

招生免费咨询电话:4008943123

招生就业处咨询电话:0943-8811918、0943-8812683、 0943-8860318

招生联系QQ群号码:582229203

 


Copyright © 2023 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陇 ICP 备 12000178

管理维护: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

设计制作:济南格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